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体循环的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脑肾和血管的损害,并可出现全身的代谢异常改变。最近一项大规模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证明,治疗组使血压下降14/ 16mmHg,脑卒中相对危险下降55%,心肌梗死发生危险下降48%,心血管死亡危险减少45%,总死亡危险减少36%,所以,降压治疗对男女中年老年,有无高血压家族史、脑梗塞史或脑出血史者均有益。然而,在我国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令人担忧。我国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显示,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26%,较12年前患病率增加了近50%,但国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26.6%,农村更低;服药率为 21.1%, 控制率仅为2.9%。所以,高血压的防治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防治高血压的困难在哪里?
一、高血压的危害隐匿性,人们认识不足
尽管血压已高,但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不影响生活活动和工作,并且其危害是一个渐进的慢性过程,使人们不足以引起重视;而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直到全身重要器官损坏(如浮肿、眼底出血或偏瘫等)时才发现,此时再进行治疗效果很差,有些器官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二、 坚持药物治疗困难
主要是因为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时甚至认为大夫的话属危言耸听,觉着服药与不服药没什么差别,他们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吃药麻烦等原因而不规律服药或根本就放弃服药。
三、 惧怕药物的副作用
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看到抗高血压药物说明书中写着很多副作用,自认为长期吃下去会损坏肝、肾,甚至认为心脏会不跳动了,所以,没有权衡利弊,征求医生的建议,就自行中断药物治疗。
如何提高对高血压的控制率?
一、 健康宣教,阐明高血压的危害性。
首先,通过健康宣教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长期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到其危害性的隐匿性;使人们认识到不控制高血压,将影响其生活质量;有可能患偏瘫、心肌梗死,甚至危及到生命。
其次,通过宣教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体重、坚持运动、限制摄盐和控制饮酒等和正规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是可以防治的,心、脑血管病也是可以预防的。
二、 长期服药,消除顾虑。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高血压患者看到每种药物均有那么多的副作用,又需要长期服用,所以总是顾虑重重。首先要向大家说明一点,药物的副作用是有的,但是极少发生,对绝大多数患者是安全的,又是在医生的建议指导下服用,尽管放心。其次,不能只看到药物的副作用,而要看这个药对你有没有必要,如果非常必要,说明药物对你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远远大于其副作用,即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正规服药,是防治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三、压的防治要规范化。
高血压的变化具有时间节律性。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模式,即早晨血压迅速升高到高峰水平,白天保持在高水平,傍晚下降,在睡眠期降至最低水平。继发性高血压夜间血压变化有时是下降、有时是升高。因此,防治高血压的药物选择和服药时间,应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临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确定,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是否能服用阿司匹林
高血压最佳治疗的国际研究(HOT)试验证明高血压的患者在充分控制血压的同时,如联合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与不用阿司匹林单纯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相比,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了15%,心肌梗死的发生减少了36%,未见脑出血增加,但消化道和鼻出血等总的出血发生率是不服阿司匹林患者的1.8倍,总的来说,应充分肯定降压同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益处。
目前,阳江市中医院开展中医中药治未病,主要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深受好评。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网址: http://www.zhjbkzzz.cn/zonghexinwen/2020/1109/483.html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投稿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编辑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版面费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论文发表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