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曾用名:疾病控制杂志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ISSN:1674-3679
CN:34-1304/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期刊热词:
论著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

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 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

一.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级

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的分级方法与一般成年人相同,见表1。

表1. 老年高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级

二.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血压水平

血压测量是评估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根本手段和方法。血压测量的方法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及诊室外血压测量,如家庭血压测量、动态血压测量。

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血压波动大、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故鼓励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

2. 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包括:①血压水平(1~3级);②吸烟或被动吸烟;③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高血压是目前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又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需强调,老年人本身就是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无论是初诊还是正在治疗随访期间的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危险因素的定期评估。

3. 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或)可治疗的因素,如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4. 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靶器官损害的筛查主要采用相对简便、花费较少、易于推广的检查手段,在高血压患者中检查出无症状性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诊断评估的重要内容。靶器官损害的筛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左心室肥厚,室间隔或左室后壁厚度≥11 mm或左心室质量指数男性≥115 g/m 2、女性≥95 g/m 2;

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0.9 mm)或斑块;

③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12 m/s;

④踝/臂指数<0.9;

⑤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如30~59 ml/(min·1.73 m 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 μmol/L,女性107~124 μmol/L;

⑥微量白蛋白尿,30~300 mg/24 h或白蛋白/肌酐比值为30~300 mg/g。

需要注意的是,一位患者可以存在多个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伴发的常见临床疾病如下。

①心脏疾病,如心梗、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③糖尿病;

④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

⑤外周血管疾病。

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还需评估衰弱和认知功能。指南建议,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应进行衰弱评估,特别是对于近一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重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I,B)。

三. 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

年龄≥65岁,血压≥140/90 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

年龄≥80岁,血压≥150/90 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 mmHg,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

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应停止降压治疗(III,A)。

四.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1. 非药物治疗

(1)健康饮食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富钾食物摄入。

(2)规律运动

老年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合理的有氧锻炼可有效降低血压。建议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低于30分钟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和游泳等。不推荐老年人剧烈运动。

(3)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患风险。老年人应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25>

(4)保持理想体重

维持理想体重(体重指数20.0~23.9 kg/ m 2)、纠正腹型肥胖(男性腹围≥90 cm,女性腹围≥85 cm)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但应注意避免过快、过度减重。

(5)改善睡眠



文章来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网址: http://www.zhjbkzzz.cn/zonghexinwen/2020/1022/423.html


上一篇:【专家点津】李启富教授:总把新桃换旧符 | 201
下一篇:口腔科护理论文范文